2022年,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一举打破欧美长达半世纪的干线大客机市场垄断。
当它获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并投入国内商业运营时,1600架的累计订单与超过1600亿美元(约合1万亿人民币)的总价值,已经说明中国国产大飞机已经有了与国外老牌企业空客和波音博弈的资本。
但国产的背后,一文关键问题始终终如鲠在喉:国产化率不足,尤其关键系统依赖进口,尤其是发动机,采购的是美法合资CFM公司的LEAP系列发动机,费用高达整机成本22%。
但如今转机已在眼前,国产发动机迎来重大突破。
近日主导C919整机及配套发动机关键技术评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宣称:国产自主长江-1000A发动机“很快能解决”!
遥想当年美国曾以断供LEAP发动机相威胁,企图扼杀C919发展,却万万没料到咱们的国产C919大飞机,如今要彻底掀桌,换上国产发动机了。
2011年,国务院批准“长江-1000”验证机方案时,它仅是C919的“国产替代备选方案”。彼时C919选用法国赛峰和美国通用的LEAP-1C发动机,而长江-1000A的研发默默推进,目标直指“供应链安全”。
2025年3月,搭载该发动机的运-20完成高空试飞;5月,装机C919实机测试,中国航发高层评价其表现“远超预期”。
国产长江-1000A技术硬核指标与国际顶尖发动机LEAP-1C对比:
推力13-18吨,涵道比高达9:1,油耗仅0.52kg/(kgf·h),优于LEAP-1C的0.53;
整机重量仅3吨,比LEAP-1C轻0.9吨,设计寿命从1.2万小时跃升至2万小时;
1700℃高温耐受:镍基单晶涡轮叶片突破材料极限,碳纤维风扇叶片减重30%,即便遭遇大鸟撞击仍能安全运转。
截至2025年8月,CJ-1000A已完成317项适航测试中的核心项目,计划年底前获中国民航局(CAAC)型号合格证。
2026年中,首架装配国产发动机的C919将交付东航;2028年国产发动机市场占有率瞄准15%,彻底终结“断供”风险。
2025年6月,美国商务部悍然禁止通用电气向中国出口LEAP-1C发动机,试图复制“华为断供”剧本。
戏剧性的是,仅一个月后禁令即解除,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美方发现中国国产发动机量产在即,企图在窗口关闭前抢占最后利润。
只是没想到”彻底掀桌“来得这么快,联想到此前张彦仲院士曾直言:“军工发动机早国产化了,大飞机发动机只是时间问题。”,我才发现美国的每一次所谓制裁,其实都在加速中国技术闭环的形成。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情的影响不大,但其实一台发动机就能激活高端制造全产业链崛起,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大有好处。
根据统计,长江-1000A涉及60余家单位协同攻关,带动3万种零部件国产化。一旦量产将使C919国产化率从60%飙升至75%,并催生年产值千亿的航发市场。
况且当下中国民航局正推动与东盟、非洲适航标准互认,曾被欧美垄断的“航空规则霸权”也将被撕开。
从2011年国务院一纸批文,到2025年张院士口中的“很快解决”,长江-1000A的十四年磨一剑,印证了中国航空人最朴素的信念:关键核心技术,永远要握在自己掌心。
当第一架装配“中国心”的C919冲上云霄时,那不仅是发动机的轰鸣,更是一个工业大国的心跳声。
而美国曾经举起的制裁大棒,最终化作中国航空工业登顶的垫脚石,历史再次证明:封锁的围墙越高,中国国产创新的翅膀越硬。
众和配资-证券配资官网入口-短线杠杆配资网-在线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