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2025年7月,一场针对性极强、战术意义非凡的空军大演习即将在西太平洋正式展开。美军代号“部队重返太平洋”的演习计划,以300架战机、上万名官兵、数国基地联动、近两周时间持续推进的方式,刻意制造出一幅“战前动员”的战略画面。熟悉冷战历史的观察者很快会意识到,这场演习与当年北约的“部队重返德国”行动如出一辙,其核心目标皆为模拟与大国对抗时的快速部署和多线协同。而这一次,美军将战略靶心明确锁定于亚太,尤其是第一岛链内外高度敏感的空域节点,矛头所指、意图之烈,已无需隐讳。
从美国国防部预算列支的5.326亿美元专项拨款,到多家媒体强调“按机数计算为美空军史上最大规模演习之一”的定性,再到太平洋空军高层直言该演习目的是为“应对中美大规模冲突”,一连串动作清晰暴露出五角大楼对印太战场的高度聚焦。这并非一次简单的例行演训,而是美军借演习之名,全面推演大国战争可能路径的前哨工程。在中东泥潭尚未拔足之际,美军却抽调大量资源押注西太,背后反映的,正是美国战略界对“太平洋主战场”定位的高度共识。
此次演习内容之丰富、涵盖之广泛,也展示出美军对未来冲突形态的系统化理解。无论是“敏捷作战应用”下的战术分队散布模式,还是“敏捷战斗部署”中的小规模高频调动实践,目的皆在于构建一套能应对远程精确打击环境下的“冗余作战能力网络”。用施耐德上将的话说,这种架构能在第一时间应对“战区陷落”的风险,并持续支撑作战体系的运行。而这些战术构想,显然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有着清晰对标的假想敌与目标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军演训并未采取孤军作战模式,而是调动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印太盟友”共赴演场。这一方面是对所谓“区域互操作性”的战术实验,另一方面也可被理解为对“联军机制”的现实检验。考虑到过去一年,美国通过强化《美日安保条约》适用范围、推动菲南海基地扩容、《奥库斯协议》快速推进等手段,不断重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联防网络,本次演习不过是前期政治军事部署的一次集中兑现。换言之,这不是普通的战术演练,而是一场外交—军事联动的大国战略秀场。
尤其关键的是,美国空军还将借此次演习对第五代战机在“有争议空域”中对抗复杂威胁的能力进行实战化测试。所谓“有争议空域”,在当前亚太地缘态势中几乎只有一个默认指向。这种高度敏感的语言表述背后,是美国对某些特定空中拒止系统的不安与焦虑,是对解放军近年来防空识别区体系日益完善的正面回应。这也直接解释了为何美国空军参谋长阿尔文要将本次演习定位高于“红旗”系列,称其为“跨战区”的全面备战行动。
与此同时,演习内容中对后勤补给链条、快速部署、物资投送等细节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美军对“战争初期可能遭遇重大打击”的风险评估。换言之,美军并不指望在冲突爆发之初便取得压倒性优势,而是正着力构建一种具备“快速恢复、持续出击”能力的动态作战结构。这种结构不依赖中心节点,而是通过散点部署形成“弹性前沿”,用多点支撑、多域联动的方式实现战略反复、拖延与再部署,堪称一套“现代版的海上游击战系统”。美军用其最强大的空军力量在太平洋地区完成一次针对性的全域模拟,信息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演训效果本身。
然而,对于本地区国家而言,这种看似“演练”的行为背后所传递的安全压力却异常真实。首先,作为演训平台的岛屿国家与盟国基地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潜在冲突中的“首轮打击对象”。菲律宾、日本、关岛、帕劳、达尔文等基地的定位早已不再中立,其军事角色将被彻底“功能化”,成为美军战略的一部分,而非独立安全主体。其次,随着美军不断推动区域军事融合,各国的战略自主空间正在被压缩。在“安全换保障”的诱导下,这些国家虽表面获得美国军事庇护,但其实质却是被纳入一场“无形的集体赌博”,而赌注恰恰是本国的战略安全稳定。
更重要的是,美国此番演习以“高端战争”为核心思路,其作战设想与部署模式大幅削弱了外交解决争端的可能空间。一旦将战略思维完全绑定于“战时逻辑”,地区的和平结构便开始朝军事化的方向滑坡。这种“以战控局”的做法,或可在短期内压制潜在对手,但却会导致更深层次的军备竞赛和战略误判。特别是当多方不断进行“备战”演练,而无任何政治互信机制支撑之时,一个小小的摩擦便可能激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试问:若演习期间出现飞行器接近误判、通信干扰、舰机擦撞等事件,美军是否有能力冷静应对?各方是否准备好承担升级冲突的责任?
而在全球大国关系愈发复杂、地缘安全焦点频频变动的背景下,美国如此频密地在西太部署高强度军事资源,其实质不仅是威慑,也是防守,是战略疲态的一种外化。当前中东战事持续,美欧同盟资源被牵制,乌克兰方向仍未见转机,在此局势下仍执意调动大批空军部队跨洋赴训,足见美国对亚太局势“失控感”的日益加深。对于一个惯于用军事演训表达战略焦虑的超级大国而言,这样的“最大规模”演练反而恰恰表明其信心的不稳、布局的不定与预判的混乱。
中国专家对此指出,美军此举正是试图在“有形战场”上细化未来可能冲突的全过程,以在危机爆发前便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演习即战争”的思维应引起高度警惕。面对这种变化,中国与本地区国家既要看清局势的本质,也需坚定自身战略节奏,不被动迎合,更不可盲目对抗。关键在于建立更具韧性和主导权的安全机制,在不挑事、不怕事的原则下,用实际行动打破美国主导的“安全叙事”,为亚太地区寻找属于自己的和平方程式。只有如此,才能在军事威慑与战略喧嚣之中,保住真正的区域稳定与发展前景。
众和配资-证券配资官网入口-短线杠杆配资网-在线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